九游会J9

2020年第三十五届《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委会取得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4-01-26 13:01:47

  教授通过视频的形式,代表杂志向一直支持和关爱杂志发展的全国各编委们表示感谢,同时也呼吁编委们一起继续推动期刊的学术提升!杂志的编委会也受到了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和祝福,他们通过屏幕,表达了对杂志过去一年工作的认可,同时也寄予杂志未来发展的殷切希望。

  紧接着,《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副社长尹晴做了杂志社2019~2020年度工作汇报,在报告中,通过“平台”、“学术”、“品牌”、“链接”、“展望”5个关键词,简单明了地概述了杂志社的平台发展现状、资源优势、好医工APP的链接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尹社长在报告中指出,杂志社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编委们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杂志社人一直创新突破的根源和动力,杂志社也一定不负众望2020年第三十五届《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编委会取得圆满成功,将突破发展放在第一位,时刻保持“走出去干实事”的办刊理念,为全国需要杂志平台的人服好务。

  北京医院原器材处处长蔡葵教授主持了接下来的四个学术环节。首先分享的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苏成研究员,其通过“科技期刊评价简介”“常用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介绍”“医疗设备类期刊对比分析”以及“科技期刊发展路径”四个大的方面,给所有编委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学科发展的思路。同时也对医疗设备类期刊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深度的分析,为行业学者合理选择期刊发表学术文章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探索,福建省立医院基本外科主任、设备处处长林强教授表示,医学工程人员要通过走入临床,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而获得科研灵感和科研方向,科研成果再进行产业化,从而服务于临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室副主任刘胜林教授从“科研是什么”“工程师为什么要做科研”以及“工程师如何做科研”三个大的方面,通过结合自身科研工作开展方面的经验,接地气地分享了自己科研选题的思路、来源,系统地分析了做科研需要具备哪的基础知识和能力,为同行进行科研工作提供了特别好的参考价值;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工程部副主任金磊教授从“医工协同和临床工程之间的关系”“医工协同在医疗器械技术管理中的探索”两个方面,从环境、医工结合以及人才培养等角度,深入浅出阐述了医工结合在医学工程技术管理中的探索,指出助力医学工程学术发展,离不开“医”和“工”的结合。

  会议接下来的环节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临床工程专委会副主委兼秘书长刘亚军教授主持,三位医学影像技术的专家从医学影像技术科研、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作了分享。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影像技术系主任兼放射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李真林教授从医学影像技术学科现状、科研选题方向以及技师发展路径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时代医学影像技术的科研选题和人才成长路径,给医学影像技术从业人员的前进指明了方向;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设备科主任马新武教授通过对影像科医学影像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的分析,医学影像技师在临床诊断中的角色分析以及医学影像技师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引出医学影像技师的发展方向和技能要求;进而阐述医学影像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继续教育开展的方向和要求,为优秀医学影像技师的培养和发展方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吕发金教授通过自己的亲身科研实践经验,从如何发现问题,到设计科研思路,如何进行临床科研结果的探索以及科研成果的发布等方面进行深度的分享。

  最后的在线对话环节,很荣幸地邀请到了六位与杂志社有深厚渊源的专家齐聚线上,他们分别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后勤保障部主任郑焜,吉林省医学影像工程中心主任、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副主任刘景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医学工程处副主任刘小丽,国药集团医疗器械研究院副院长兼技术总监任海萍,江苏省人民医院放疗科物理师、副主任技师李金凯以及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信息科项目主管苏玉成。专家们通过分享与杂志社的渊源故事,对杂志社的期许与祝福……让所有现场和线上观看的专家和同仁都红了眼眶。

  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各业都加快了探索与革新的步伐,作为融合医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智慧医疗的发展势必颠覆医疗旧模式,开启医疗新未来。同时预告下今年的12月4-5日《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也将会在普洱举办一场线下全国编委会,诚挚邀请大家莅临参与,共商发展。

  医工犹在,未来可期!再次感谢所有关心临床工程、热爱临床工程事业的朋友对大会和杂志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