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会J9

资讯有故事︱中国第30批援刚果(布)医疗队:大爱无疆中国情
发布时间:2024-01-26 08:22:09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我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医疗队员3万人次,援建医疗卫生设施130多所,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近日专访了中国第30批援刚果(布)医疗队布拉柴维尔分队队员,他们在异国他乡克服各种困难,生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刚果(布)是非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这里的医疗条件非常落后。2013年,在中国政府的援助下,中刚友好医院建成,现在已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医院。中国第30批援刚果(布)医疗队布拉柴维尔分队2023年11月抵达刚果(布)。妇产科医生姜长丽说,她没想到这里的医疗条件比想象得还要艰苦。

  姜长丽:比如说,检查病人之后没有手消,很少有这个手消毒(物品),所以我们也给他们做了捐献。CT室的电脑工作站坏了,CT暂时无法使用。医院里头没有集中供氧,只能使用制氧机来提供氧气。刚开展手术的时候,我们发现手术室里没有无影灯,这个对手术的影响是很大的,看不清。我们就用日光灯、手电筒、头灯一起协助照明来完成手术。

  虽然手术室的条件比较简陋,缺少器械,但是姜长丽在一名麻醉师和一名手术室的器械护士协作之下,一个月就开展了近10台剖宫产、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等妇产科手术,成功挽救了产妇和婴儿的生命。

  姜长丽:比较难忘的是第一个急诊手术,是一位早产的孕妇,因为血压太高,导致了胎盘早剥大出血,这时胎儿的胎心已经很微弱了,我们就采取紧急手术,挽救了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当婴儿的第一声啼哭响起来的时候,手术室里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台下的一些医护人员都鼓起掌来。有一次术后查房时,一位刚刚荣升母亲的非洲妈妈很开心地用中文唱歌献给我,以此来表达对中国医疗队的感激之情。患者的丈夫还拍了合影,说将来要告诉孩子是中国医生救了他。

  眼科医生毕雪印象深刻的是一台白内障手术,患者70多岁,患有帕金森症,头不停抖动,让原本并不复杂的眼科手术变得异常困难。

  毕雪:白内障手术是非常精细的显微手术,手术时(患者)频繁抖动,在我们显微镜下就是灾难,就是一直在晃。中途他的头还大幅度摆动过一次,把眼内的器械直接就甩出来了,非常惊险,我也有点后怕。虽然手术整个过程挺困难的,但是最后人工晶体也顺利植入了。一周后复诊的时候,患者的视力达到了0.5,他特别开心,跟我说他可以看手机了,远处也能看见了,特别感谢中国医生。

  医疗队副队长孙晓晨是来自天津市海河医院的一名骨科医生,从事骨科专业已经有16年的时间了,这也是他第一次到非洲援外。

  孙晓晨:我的第一次手术是(治疗)一个足部(长有)肿瘤的病人。他的足部肿物已经困扰他很多年了,他也来看过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因为当地的大夫对这个诊断不是太明确,所以一直不敢给他治疗资讯有故事︱中国第30批援刚果(布)医疗队:大爱无疆中国情。当时他来了以后,我就想把他那个肿物给它切除了,解决他的痛苦。进到手术室以后,环境比较差,我们就自己创造了无菌的环境和条件,我们的队员用手电去照射那个手术区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把这个肿物给它切除了。切除以后,病人非常高兴,一直给我们竖大拇指,然后说谢谢,谢谢,心里非常高兴。

  孙晓晨一边为患者做手术,一边还通过各种方式把医学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当地医生。比如做课件培训,给当地医生讲解医学基础知识,带着当地医生一起出门诊,一起做手术,讲解如何确诊及操作。当地医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实用技能,对中国医疗队非常感谢。

  孙晓晨:当时也有当地的外科大夫去观摩,在这个手术当中,我就把一些骨科常见的基本知识和手术操作给他细细地讲了一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教会了他,不仅是手术方面的一些操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怎么去诊断,怎么去治疗,以后他才能去更多地去开展手术。他们觉得收获比较大,在这方面挺感激咱们的。

  2023年12月,在中刚友好医院,中国医疗队还为当地的一位华人开展夜间急诊手术。考虑到患者大量失血后身体极度虚弱,中国医疗队员们轮流彻夜守护,患者在经过一天治疗后平安离院,她眼含泪水,赞扬医疗队给予当地华人同胞十足的安全感,并表示:有中国医生在,我们感到很安心。

  在非洲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孙晓晨感触最深的是当地人对中国医疗队的友好和善意。

  孙晓晨:其实给我感触挺深的一点就是当我们坐飞机下来,集体出关的时候,机场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就说中国医疗队,我感觉他们对我们挺热情的。当我们来到驻地医院去工作的时候,因为咱们援助也不是一期两期了,所以当地人对中国医疗队还是挺感激的,每次见到我们都会说你好,医生,甚至有人说谢谢中国医疗队,当时我感觉挺骄傲、挺自豪的。